9月22日,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(shè)計研究院(MARIC)研發(fā)設(shè)計,滬東中華(造船)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23000箱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中的首制船“達飛雅克·薩德”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順利命名交付。它也成為全球最大的以液化天然氣(LNG)為動力的集裝箱船。
這艘中國船舶集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的大型集裝箱船有多厲害?
它是名副其實的海上“巨無霸”,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還要長60多米,可承載22萬噸貨物;它還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(fā)制造的全球最大功率的雙燃料動力主機,以液化天然氣(LNG)為主燃料,在全球是首創(chuàng)。在這背后,離不開設(shè)計團隊和造船廠的“技術(shù)攻關(guān)”。
23000箱系列集裝箱船的核心設(shè)備——主機采用的是中國船舶集團全資WinGD公司研制的發(fā)動機,配置了目前全球裝機功率最大的WinGD低速雙燃料發(fā)動機W12X92DF,既能使用燃氣又兼顧燃油,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,均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動力。
長期以來,集裝箱船是航運業(yè)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。知名航運咨詢機構(gòu)克拉克森研究(Clarksons Research)去年11月發(fā)布的一項報告顯示,在各種類型的航運船舶中,集裝箱船由于船速較高,每年產(chǎn)生碳排放量為1.82億噸,占航運碳排放總量的22%;散貨船碳排放量為1.58億噸,占總量的19%;油輪碳排放量為1.14億噸,占總量的14%。
為滿足雙燃料動力,“達飛雅克·薩德”號特別安裝了一個18600立方米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艙,用以裝載LNG(液化天然氣),為船舶提供 “綠色動力”。與同型燃油集裝箱船相比,這艘船單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%,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近85%,顆粒物、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%。